全国文明村镇|兴庆区燕鸽村:深耕文明沃土 绘就幸福篇章
近年来,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燕鸽村坚持党建引领、文明润心、双向赋能,努力书写“产业兴、民风淳、治理优、生态美”的文明乡村画卷,实现了从“搬迁上楼村”到全国文明村镇的转变。
党建引领:筑牢文明乡风“坚实根基”
自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开展以来,燕鸽村积极探索“党建+治理”模式,促进“为民服务网”与“综治信息网”融合。规范村级党群服务中心,配套完善“一站式”便民服务大厅和党群活动室。组建以综治信息员、党员骨干为主的联防队伍,扎实开展治安联防与平安联创行动。大力推行党员承诺践诺活动,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、组建志愿服务队等形式,引导党员在政策宣传、环境整治、矛盾化解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
道德培育:厚植文明乡风“精神沃土”
建设燕鸽村村史馆,通过展示带有浓厚燕鸽特色的“记忆中的老物件”,展现村子人文溯源和发展情况,传承乡村历史文化,为村民们留住乡愁。成立“古柳夜话”理论宣讲团,以传统节日、农忙时节为节点,采用“田间课堂”“树荫讲座”“柳下议事会”等形式,把惠民政策解读、种植技术培训融入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场景。以“道德红黄蓝榜”为载体,累计培育80多位文明典型,让村民学有榜样、干有目标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,通过集中宣讲、入户宣传等方式大力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及投放方法,引导村民掌握技巧、规范处理生活垃圾、杜绝乱堆乱放,助力文明乡镇建设。
文明实践:激活文明乡风“生活图景”
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,建立理论宣讲、教育服务、文化服务、科技与科普服务、健身体育服务“五大平台”,持续扩大文明实践覆盖面和凝聚力。完善村民休闲议事场所3处,每年举办丰收节、农民运动会、文艺演出、送戏下乡等文体活动,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系列活动,举行“书香燕鸽”系列阅读活动,反诈宣传、卫生环保、法律援助、助残济困等志愿服务活动20多次。举办端午节包粽子、七夕节拍摄金婚纪念照等活动,文艺队创演《农村新风尚》《南腔北调说宁夏》等移风易俗主题文艺节目,使文明实践具象化为村民乐见、乐享、乐参与的生活场景。推行“网格化治理+多元议事”模式,划细网格单元,组建“网格长+党员中心户”队伍,通过上门走访、微信沟通实现“小事不出组”。定期举办“古柳话民情”等协商活动,建立“需求收集—协商决策—落地反馈”闭环机制,引导村民参与文明创建决策。
双向赋能:乡风文明成为乡村振兴的“强劲动力”
燕鸽村是银川周边的西芹种植专业村,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燕鸽村燕民蔬菜种植合作社,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66%,“村两委”成员入股29%,村民入股5%,探索建立“党建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。通过流转盘活废旧空置温棚,积极争取资金,建设2756平方米冷凉蔬菜基地配套设施,规模化种植冷凉蔬菜58栋棚90亩,蔬菜单茬产量达200多吨、产值120多万元,带动54户村民实现稳定就业。依托冷凉蔬菜基地,打造冷凉蔬菜品牌,发展种植、冷藏、分拣、包装产业链,提供冷库租赁、农残检测等服务,持续壮大集体经济。发挥靠近城区优势,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中心,吸引企业入驻,年均增加村集体收入约50万元。(兴庆区委宣传部)